
“产业园区与长租公寓结合,出租率会更加稳定,收益也可观。刘辉认为,过去房地产买卖大多数以80-120平的户型为主,今天的年轻人更需要小户型,而“小家庭”的居住需求通常可通过租房解决,租住已经出现了非常大的结构性调整 。窝趣介入后,通过1000多间高端公寓合作,把原来没有人管、大户型的房源产品并不适应产城融合的需求。休闲区 、项目的落地带动了周边城市更新的进度,使园区成为政府参观接待指定地点,政府特拨资金支持,使整个创意园区的外部环境焕然一新。所以,以人才公寓和白领公寓为主的产品线;甚至加入高端的酒店公寓和服务式公寓,相信会得到更高的回报。如此看来,如今市区价格高、
第三,长租公寓资产证券化水平将会有所提高。
窝趣公寓研究院对消费者结构进行分析,发现职工选择房子时,排名前列考虑的是价格,排在第二的是距离,同时他们绝大多数是以单身或者两个人住为主 。窝趣上海张华浜地铁站公寓,出租率高达99%,坪效91%,投资回报率达12-15%。窝趣在实践研究和分析对比中发现,“中国有15%的人在租房,未来预期有25-30%的人会租房 。随着产业园升级,在整个园区的经济发展路径上,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。如何通过住房租赁,推动产城融合发展?
对于产业园区做不做长租公寓的问题,刘辉认为,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 。作为园区的经营者,拿着一定比例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向政府申请更好的项目,这是机遇。办公区等,直接把价格降下来,保持稳定的出租率 。服务质量不好的公寓,打造为白领公寓和专家楼,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从政府管理到市场管理的转变,窝趣的管理介入也切实让企业感受到了专业化的服务,在社会价值上成效初显。
企业产业园区项目中,窝趣天平架轻社区项目自2015年开业后,丰富了园区配套,增强了园区吸引力,由于项目定位的精准,房租已数次上涨,租金较高增长 40%+ 。园区以一定比例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,未来的租售比可以达到4-6%,这样的话,资产证券化水平也会随之提高。商贸等空间规划布局,真正实现产城融合。”刘辉对窝趣与产业园的合作充满信心。居住、
第二,政府政策的引导性逐渐加强 。”这一点,从窝趣探索园区经济融合创新的案例中可以看出来。这就是窝趣公寓和园区结合的优势所在,助力产城融合的同时也能产生不错的经济效益。
最后,是产城融合背景下的新职住平衡必然需求。 “目前中国有15%的人在租房,未来预期有25-30%的人会租房 。
其次,适应园区经济需求的变化 。从实际动作上,变化也非常大,以深圳为例,今年计划供应租赁住房用地占居住用地比例超过10%,租赁用地占商品房的24.8%,这是非常大的比例;以北京为例,所有的住宅里,超28%做租赁用地,国家从源头开始给予保障,力度非常大 。”刘辉表示 。
“在园区经济中推进租赁住房产业,不仅是响应政府号召,起到良好的社会效应,在经济回报上对比传统办公具有一定优势 。
刘辉指出,如果今天还像原来一样,只是把产业园区配套当成商业出租的话,是吸引不了企业入驻,也吸引不了人才入驻的。
窝趣助力园区经济融合创新的探索
“算好两笔账,企业主导产业园区经济效益账,政府主导经济开发区社会效益账”,刘辉认为,“长租公寓特别不是暴利行业,但效益可观。今年7月份国务院明确产业园区可将配套用地面积占比上限从7%提高到15%,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,供地方面解决了 。共享空间等植入园区,统筹优化产业 、
首先,园区配套政策支持